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主题论坛“人工智能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中发言。主办方供图
龚克认为,当前,韧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要求和愿景。“进入21世纪以来,韧性理论从生态学、工程学、心理学领域逐步延展到城市治理领域。”
在他看来,韧性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思路。“它正视困难、风险、冲击、变化,以适应力、恢复力应对之,使系统损失减少到可承受、使运行不失稳、发展不逆转。”
龚克举例指出,韧性的基础设施是韧性城市的基础,AI在提高基础设施韧性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AI可以快速、精准地帮助发现地下送水管网的泄露,以实施快速修复。又比如,AI可以及时、准确预测城市用水需求,帮助实现适时适量的供水。再如,AI可以及早、准确地预报特定灾害,帮助实现预防和减损。”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AI助力韧性发展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数据是AI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数据的及时、准确、全面对于AI助力韧性发展至关重要。”龚克坦言,因此,物联网的发展、多源数据的融合、数据的无偏化处理等等,特别是相关知识与数据的结合,以及降低算法对于数据规模、质量的依赖性,成为AI助力韧性发展的技术趋势。
龚克表示,“就技术赋能而言,人工智能与韧性治理的关系,包括人工智能作为治理工具和人工智能作为治理对象两方面。我认为,两者统一于人工智能在韧性治理中负责任地、符合伦理地、依法和适度地应用。”
他指出,如果AI要赋能韧性治理,就需要自身增能,增强透明度、可解释性、可靠性、鲁棒性,自身要能抗干扰、抗攻击等,让其自身成为有韧性的AI。“如果AI自身很脆弱,容易被攻击、受干扰,它非但不能助力韧性治理,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同时,龚克强调,AI在用于韧性治理上,要做到依法和适度。
“就技术赋权来讲,特别强调赋权必须是依法的,要防止技术异化为权力。”他认为,AI系统作为治理工具时应能针对具体应用主体和场景,识别法律赋予的权力边界,并在任何情况下,保证包容、公平、无歧视,保证不伤害,保证人类的监督和决定权。(完)
乌克兰:西方盟友做得还不够 俄罗斯:求援另有所图!******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9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美国等乌克兰的盟友们“做得还不够”,并敦促进一步的军事援助。库列巴的言论遭到俄罗斯官员讽刺,俄方暗示乌方不断求援“另有所图”。 乌外长库列巴在推特发文表示,继续武装乌克兰军队对抗俄罗斯是恢复欧洲及其他地区和平安全的最短途径。他表示,乌克兰感谢合作伙伴提供的军事援助,但只要俄乌问题未获解决,“任何人做得都还不够。” 乌方这一声明引起了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波利安斯基的注意,他讽刺了库列巴的号召,并暗示乌方的不断求援可能别有目的。 波利安斯基奚落道,“乌克兰人是想说:‘我们又浪费了军队。再给我们更多军队,让我们继续假装在孤身对抗俄罗斯。对了,不要忘记继续赞助我们的大寡头在欧洲的奢华生活!’” 自乌克兰危机以来,西方国家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报道称,一直以来,美国都是乌克兰最大的支持者,迄今为止已批准向乌提供超1000亿美元的援助。 据报道,俄罗斯一再敦促西方停止向乌运送武器,并警告称,持续的援助只会加剧紧张局势,不仅不会改变危机的最终结果,反而还会给乌克兰普通民众带去更多痛苦。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